龙钦心髓所出之基道果祈愿文

Schools & Systems › Dzogchen | Collections & Cycles › Longchen Nyingtik | Tibetan MastersKhenpo Yönten Gyatso

English | Português | 中文 | བོད་ཡིག

Khenpo Yönten Gyatso

Samantabhadra and consort

龙钦心髓所出之基道果祈愿文

原文及云丹 嘉措的注释

赞颂

敬礼尊胜普贤王如来
一开始敬礼尊胜的普贤王如来。普贤王如来的尊胜有两个方面:他自身的尊胜是由于证悟了法身,并且通过慈悲以他的功德利益众生。这个尊胜处令所有觉受都成为庄严,因为它们是智慧曼荼罗中的清净所反射出来的显现。通过真如实相,即面对面地遇见那些具有无上功德之见的表示(标志),来礼赞此尊胜处。

愿文主体

祈愿应以如下的方式进行理解:

根本智慧的三个方面——基 祈愿证悟远离分别意度的本初清净智慧

真实自性远离分别念
无实有故圣众亦不见
轮涅基故亦非断灭空
离名相故诤论皆无有
愿证基之自性大圆满

诸法原始的真实自性就是一切轮涅的基。这就是诸法的真实存在。也可以说,基并不需要断除那些由心相续产生的分别念,因为它本来就远离生与不生之类的分别与造作。因为所有分别念的束缚都是源自于生或不生的执着。圣者们的心毫无束缚地直接了知一切所知法,他们所说的教法只是为了消除一切分别心的束缚。因此,它(诸法自性)不是实存的,即使佛陀这样的圣者们也无法见到或者将其展示出来。然而它也完全不是不存在,如空中花一般,因为本初清净的基的光芒无碍地显现。

未认识到这点的众生就会生起迷乱的觉受,然而对于那些已经认识了的,则会显现出佛陀的境界。因此,它就是一切轮回与涅槃的基。如果它只是分别心的对境,那就会出现或有或无的分别。然而因为它超越了思维和行相,也就没有这个分别了,故而也不会有任何矛盾对立之处。愿一切众生如是了悟大圆满,这个基的真实自性;愿一切众生了悟法身智慧,这个远离营造的本初清净。

祈愿证悟三身果位智慧

本体空性远离实有执
自性明了远离断空执
大悲无碍普遍之根本
三者本来一体无差别
愿证基之自性大圆满

在本体上,这个根本的觉性,就是空而且完全无生的[1] 。通常非佛教徒所信仰的是一个真实并且恒常的神识或者唯心主义所说的本体,这些都被认为是永恒不灭的,而这里所说的本体则是远离了“恒常”的。

无染的法身是一切法的基,也是其自身的实相。这个空性的自性就是明晰与通彻,报身因而自生自显。在任何环境下,无论在基、道或果的哪个阶段,它都既不会变迁也不会变动,它也没有盈亏。因此它是远离了“断灭”的。

这个觉空无二的光芒具有无碍的功德,这就是基的净与不净的无二性,本空的如幻显现。

它虽然被安立为三个部分,但是当回归到独一觉性的本体时,就根本没有了这些差异。愿一切众生如是了悟自性大圆满,这个基的真实自性,不离三身自显的报身智慧。

祈愿证悟粉碎世智之双运智慧

不可思议远离增损过
有与无有分别全消融
圣者广长舌相难尽述
无初中后彻明广大境
愿证基之自性大圆满

分别心具有名相和思虑的作用,而基的珍宝自性却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对境,法界是远离分别意度的,虽然通常使用了“本初清净”和“自生自显”这样的名词,但是如果纠结在实相的有与无上面,心就会加倍地沉沦,也就没法见到本来自性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有境,也就是智慧,这样就会令有或无的偏执完全消融于法界。这个有境与对境无二双运的证悟在传统的名相中也具有对应的术语,然而其真实的意义却超出了名相表面的意思。即使如佛陀圣者们的广长舌也无法尽述实相,即便他们的智慧无上,辩才无碍。

这个内在的清净智慧是本来无生、中间无住、最终无灭的,它是甚深明澈的光芒的自生广大性。愿一切众生如是了悟无二大圆满,这个基的真实自性,摧灭分别意度的不可思议的实相。

祈愿尽快获得此种智慧——道

远离三主要道造成的偏颇和误解

祈愿通过直接指示本初状态引导智慧达到究竟

本体即是本初之清净
显现皆为无缘且自生
证悟觉空双运无别法
本基之见已达究竟处
愿于道之关要无偏颇

觉性摧毁思虑心,其本体没有被二取分别所污染,因而是本初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实相超越了因果规律,它是无生和本初的清净。无论有任何生起,都意味着各类善恶念的产生,但同样也都是无所缘的自生觉性的自显。因此,不将这些生起的法当作是法性以外的它法,它们就会自解脱,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迎合或拒绝任何显现。直接引导进入本初状态并证悟觉空大双运,你就能够与基的真实自性融合而达到无上。愿在自性大圆满窍诀的自然解脱之道上无有任何偏颇和谬误,愿一切众生如是证悟真实自性。

祈愿通过直接证悟独一性远离见修行的束缚

本来清净见字亦不存
了悟本初禅修障脱落
无有所缘行为无束缚
自生自显赤裸无装饰
愿于道之关要无偏颇

对境的法界本来清净,远离有无等分别意度。此对境与其有境也就是智慧觉性紧密关联。因此,即使名词“见”包含了能见与所见的一体,它也是并非实存(有)的。只是无散安住在这个本初觉性上,由分别心建立的所缘境的禅修硬壳就会被打破,剩下的就是赤裸的觉性。

那里从来都不需要所缘境,就是说心不再以善、恶或无计来评判显现。因此,也就不需要通过接受或者拒绝的理念标准来控制行为。

因此,一切被分别心加以执着和印记的显现法都是本初清净的本始基自生自显 [2]的自性。也可以说,它们都是法身的游舞。如果能够持续保持无伪赤裸,就可以直接证悟此独一性。愿在自性大圆满窍诀的自然解脱之道上无有任何偏颇和谬误,愿一切众生都被引导进入本初之界。

祈愿通过直面解脱的信心令本具的无有取舍的证悟达到究竟

不堕善恶偏颇之二边
亦不任其流于无计中
自生无缚显现即解脱
此即本具自性无取舍
愿于道之关要无偏颇
世俗上,面对外境时会认为信仰和信念等是善法值得认同,而执着和伤害等是恶法需要摒弃,而我们并没有堕入这类偏颇地接受与疑虑地拒绝之网;也没有令无计这种微细心念肆虐,从而进入陷入深深的寂止中;善、恶与无计等所有心念的显现生起都是清净的,生起时即解脱,就像在水面作画。由于显现和解脱同时,智慧心的展现无有挂碍和限制,且自然解脱。理解了本初清净觉性的自性是内在本具、远离迎拒、无有造作执取以及取舍彼此的。愿众生对阿底自性之道的窍诀,此殊胜的大圆满生起大信心并在趋向自性解脱时无有任何偏颇和谬误。

祈愿获得如此智慧之果——果

获得三种内虚空

祈愿获得法身之宝座,即本初清净的内在明性的内虚空

觉性即本始基如虚空
基现自显消如天空云
心光外射而后返回内
童瓶身内虚空六特征[3]
愿皆获此宝座庄严果

觉性就是普基,是一切轮涅法的生处,如同虚空般本来清净。在普基中,基现是无碍和自显的,也会如天空中的云一般消散。二取分别心向外散射,于是由外境投影而生的觉受就会被业力所染污,它最终会回归到与生俱来的业力的明性,一种微妙的智慧状态。这个微妙的智慧在童子宝瓶身的内虚空中,并具有六种特征:1)自显、2)基跃、3)差异分别、4)分明解脱、5)解脱安住,以及6)安住成佛。这就是一切乘的圆满果位,也是一切乘的根本和精髓,除此以外没有更高。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本初清净法身的宝座,住此大果位毫无动摇。

祈愿获得化身之宝座,即觉性和法界无别的内虚空

觉性本来即是普贤王
成就之愿消融于法界
远离勤作殊胜大圆满
觉界无别内空普贤母
愿皆获此宝座庄严果

自性从本以来就是毫无迷乱的,你也无需他求。因此,觉性就是内外通彻的圆满普贤(普贤王佛),也是纯然清净的庄严(普贤王佛母)。觉性的自性本来解脱,因此,所有获得种种成就的愿望都消融于法界,因为这些成就都是下下乘中欣上厌下的分别心认为应该要得到的一些画蛇添足的能力。这就是自性大圆满的真正特性,超越了希求这个而抛弃那个的造作分别心的诸法的真实自性。法界和觉性是圆满普贤毫无差异的,它就是产生清净的显现游舞的基。因此,从周遍虚空广境的庄严(普贤王佛母)的内虚空中,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果位的化身宝座——智慧与觉性的无二双运。

祈愿获得报身之宝座,即本自圆满的自生自显之内虚空

全然无遮大中观自性
周遍俱生广大手印性
远离束缚诀窍大圆满
道次本自圆满内虚空
愿皆获此宝座庄严果

全然无遮,即便是一些观想当中最微细的分别束缚都不执取,它甚至都不能称为“中”。通过抉择诸法的真实性,就能够直接领悟大中观的自性。平常心超越了取舍,其智慧是周遍和俱生的。通过占领大手印相续不断这个堡垒,就能够超越专注心微妙的业力惯性的束缚。轮回和涅槃从本以来就没有束缚,在这个智慧的广大境中,大圆满引导窍诀的关要就会令智慧达到无上。所有道之次第上的功德都在圆满大阿底中从根本上全然圆满。这包括所有九乘次第的功德:显宗的三个共同乘,即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外续部的三乘,即事部、行部和瑜伽部;内续部的无上瑜伽续,即玛哈瑜伽、阿努瑜伽的转化道和阿底瑜伽的窍诀部。在此自显的内虚空中显现的果位,就是报身。愿一切众生获得此无上果位的宝座,此乃觉性智慧,法身自显智慧的广大境。

此篇祈愿文讲述的方式

甚深妙义的原理

此乃甚深总祈愿
回向无边广大境

护法所要求的讲述甚深妙义的方式

遵照护法之要求
惹呼啦尊现僧相

编纂此祈愿文的目的

深奥实相广弘扬
以此祈请愿圆满

为圆满达成所愿而嘱托

托付孔氏瑜伽士
隐修觉性之大师
彼乃虚空藏加持
等空有情皆获益

由卢苏祖古请求,云丹嘉措所写。愿一切贤善!

英译中(Eng->Chs)翻译,谷平 Eric Gu,2019年9月12日


  1. 并非被任何他法所生  ↩

  2. 此处翻译为“自生自显”“spontaneously present” (lhun grub) 但在昂藏和钦哲版的愿文中并未发现这个词。那两版使用了另一个词“回归母体”“having entered the womb” (lhums zhugs)。我是按照云噶的解释来意译的,如果按第二个词翻译的话意思就很难连贯了。  ↩

  3. 童子宝瓶身:旧译宁玛派大圆满的不共理论之一,外在明显的心识回归于内,内明本初基之广大法界。具有六种特性,即1)自显或本面显现、2)基跃或基现或胜出基位、3)差异分别、4)分明解脱、5)解脱安住或不从他生,以及6)安住成佛或安住本位六种特性,也就是普贤如来成佛的方便支分,不可思议的佛身和智慧海!  ↩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statistics and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Decline
Accept